weixin

党建思政

当前位置 :主页 > 党团建设 > 党建思政 > 学习园地 >

学习百位党员风采,了解百年党史文化第二期

作者: 党团建设编辑 时间: 2021-05-27 09:03 点击: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民族精神,石家庄协和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习百名党员风采,了解百年党史风华”主题学习活动。
第二期:董必武、夏明翰
董必武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生于湖北黄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初心”概念的人。1903年五六月间,董必武参加黄安县、黄州府科举考试,中了秀才;1905年春夏间,考入湖北省文普通中学堂,选择了从军的道路;1911年12月,加入同盟会,但辛亥革命的失败,又使满怀希望的董必武感到失望和悲愤,之后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1919年3月,董必武提出,中国的独立走孙中山的道路行不通,必须走列宁的道路,从本质上看,就是成立共产党;1921年党的一大期间,董必武同张国焘、李达等同志负责起草供会议讨论的共产党的纲领和今后实际工作计划,并用其一生的行为去践行了党的精神与信仰。董必武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和党的事业。1975年3月5日,在他九十虚岁生日之时,写下《九十初度》一诗:“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表达了一个共和国元勋,没有半点居功之心,坚持“彻底革心兼革面”的伟人情怀。
夏明翰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出生于父亲居官的湖北秭归,12岁时随全家回到家乡衡阳。
       少年夏明翰贴近劳苦大众,表现出对国外列强的强烈不满。有一次他和母亲途经汉口时,看到滔滔长江上悬挂外国国旗的船舰横冲直撞,心中无比愤慨,当即写下“国耻恨难消”的诗句。1917年春,夏明翰违背祖父意愿,怀着“工业救国”梦想,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了抵制日货等一系列爱国运动。1920年,夏明翰在长沙结识了毛泽东。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代表人力车夫向当局严正表明“我们反加租,我们要活命”立场,领导工运取得胜利。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1926年2月,他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1927年6月,夏明翰回湖南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同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发动秋收起义。10月,湖南省委派他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领导发动了平江农民暴动。1928年1月,党组织决定调夏明翰到湖北省委担任领导工作。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3月20日清晨,被押送刑场。行刑之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年仅28岁的夏明翰写下了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用生命谱写了一首信仰赞歌,是共产党员永远的榜样。学习夏明翰,正是为了不忘初心,开创美好未来。

QQ在线咨询
电话
0311-87304666
0311-87304888
0311-87304999
手机
13903310662
13831156335